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  • 暂无联系客服

安徽明和律师事务所

明和动态

首页 > 明和动态 > 明和报道
【明和报道】周婷律师法律宣讲,普法知识入人心!
发布时间 : 2022-07-01

7月1日,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,涛城镇长乐村开展“七一”党员大会、法律知识宣讲会,我所周婷律师作为涛城镇村(社区)法律顾问,积极参加,通过以案释法、亮点解析、案例解读的方式解读难点热点问题,对总则编、物权编、合同编等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,既有理论概括,又与实际案例相结合,生动形象、内容丰富。

会上,周婷律师表示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被称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,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,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。“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、一部民法典”,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,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。民法典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,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进行整合、编订纂修而成的,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、新问题,如人权保护、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等,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,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,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,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。

周婷律师表示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曾1954年、1962年、1979年、2001年四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,但因各种原因都未完成。2014年第五次编纂,采取“两步走”:一,编纂总则编;二,编纂各分编,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民法典草案。2020年5月28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

周婷律师强调,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;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。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、体现时代特点、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,能够充分彰显、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,有力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,也能够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;民法典是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。民事法律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法律关系。民事关系调整得好,各种社会关系就比较和谐,各种社会矛盾也就比较和缓。民法与国家其他领域法律规范一起,支撑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。

周婷律师表示,民法典包括7编,即总则编、物权编、合同编、人格权编、婚姻家庭编、继承编、侵权责任编,以及附则,共84章、1260条,总字数10万余字,其中总则编共10章、204条;物权编共5个分编、20章、258条;合同编共3个分编、29章、526条;人格权编共6章、51条,规定了人格权的一般规则;婚姻家庭编共5章、79条。

周婷律师最后举出五个亮点解析,一、明确高空抛物谁来担责;二、民法典为见义勇为者“撑腰”;三、斩断“校园贷”“网贷”的暴利“黑手”;四、“AI”换脸换声或侵犯肖像权;五、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怎么办?;以通俗易懂、贴合实际的语言,深入浅出地对“继承编”相关规定进行解读,同时又拿出五个案例详细解读,内容涉及到居住权、新增30天离婚冷静期、隐私权、受教育权、个人信息受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。

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宣讲会,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法律意识,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,全面加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,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,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。